欢迎来到重庆鹏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政策
返回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新网6月6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当前,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正处于关键期。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近日,教育部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度会,强调就业工作压力越大,越要把就业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千方百计开拓岗位、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服务上,坚持实事求是,对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会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不断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抢抓当前就业工作关键期,深入组织开展“百日冲刺”促就业系列活动,着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开拓更多就业渠道,做好有温度的就业指导服务和重点群体帮扶,努力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会议重申,各地各高校要严格落实“四不准”纪律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诱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为加强和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教育部已采取系列措施,并将进一步严格核查就业数据。一是开通毕业生本人核验渠道。2022届高校毕业生可登陆“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或学信网,对本人毕业去向信息进行核实并在线反馈。目前,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已向落实就业去向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发送手机短信或微信,提醒每位毕业生及时查询反馈本人就业状况。二是开展用人单位数据比对。教育部通过国家政务接口、第三方平台等权威渠道,对毕业生已签订就业协议的用人单位数据进行核查比对。三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就业数据调查核查。从2020年起,教育部已连续两年委托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和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展抽样调查。今年,教育部将继续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抽样调查。四是开通举报电话和邮箱。教育部和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已开通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举报。对通过核查和举报等发现的问题,教育部将责成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逐一核实,并严肃追责问责。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06-17
人社部、教育部发文,要求2022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这样做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做好2022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通知要点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统筹谋划教师招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增量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各地要高度重视,统筹谋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稳定招聘规模,促进高校毕业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就业。鼓励各地在省级或市级层面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招聘。落实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倾斜政策,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学幼儿园任教。精准测算义务教育学校和高中岗位需求,加强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各地要充分掌握城镇乡村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岗位需求,精准招聘所需学科教师。要落实“双减政策”,拿出一定的招聘名额,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劳动、心理健康、特殊教育等紧缺学科教师招聘补充,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性矛盾。要结合高考改革选课走班的要求,加大力度补充普通高中紧缺学科教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补足配齐幼儿园教师,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各地要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加强对各类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情况的动态监管,加大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力度。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落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依法依规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强化职业学校教师配备,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各地要重点支持职业教育改革,根据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设置相应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教师岗位。职业学校公开招聘教师时,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或不再设置学历要求;以技能操作或技能指导履行职责任务的岗位,实际操作能力测试在考试中的比重原则上不低于50%;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可以按规定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和一体化教师队伍。严格师德考察和招聘条件,把好教师招聘入口关,各地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格教师准入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师德考察,把入职前涉罪信息查询作为必要环节。招聘的教师要符合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无刑事犯罪记录和其他不得聘用的违法记录;符合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学历标准、普通话水平、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取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对于在2021年及2022年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中受疫情影响考生(2021年及2022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NTCE)笔试成绩单或面试成绩单“受到疫情影响”栏标注为“是”),可以参加教师招聘,通过教师招聘的可以先上岗从事辅助性教育教学工作,再参加考试并取得教师资格。中小学幼儿园凡在2022年12月31日前招聘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的,不得将取得上述教师资格作为限制性条件。高校毕业生参加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公开招聘被聘用从事教育教学相关工作的,在订立聘用合同时应当按规定约定1年试用期,试用期内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应当依法解除聘用合同;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处理劳动关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落实好先上岗的高校毕业生各项待遇保障,督促中小学幼儿园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创新基层招聘办法,拓展乡村振兴人才来源。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在坚持公开招聘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招聘条件,可以拿出一定数量岗位面向本县市或者周边县市户籍人员(或者生源)招聘;招聘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可以根据应聘人员报名、专业分布等情况适当降低开考比例或不设开考比例,划定成绩合格线。深入推进“特岗计划”,优化招聘实施工作,一次性招聘未完成计划的省份,可以按规定依次递补聘用或组织二次招聘;各地可结合实际在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相对薄弱的原“三区三州”等民族地区,开展学前教育阶段本地“特岗计划”试点。两部门明确——各地要尽快启动教师公开招聘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推介招聘信息,倒排招聘报名、考试、考察、体检等时间表,在落实落细各项防疫措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招聘进度,力争在8月1日前完成教师招聘任务。 文章来源: 央视网
2022-06-17
鼓励引导更多毕业生到中小幼任教
本报讯(记者张欣)近日,人社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要求统筹谋划教师招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并落实“双减”政策,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劳动等紧缺学科教师招聘补充,力争在8月1日前完成教师招聘任务。《通知》指出,各地要高度重视,统筹谋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稳定招聘规模,促进高校毕业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就业。鼓励各地在省级或市级层面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招聘。落实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倾斜政策,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学幼儿园任教。《通知》要求,各地要精准测算义务教育学校和高中岗位需求,落实“双减”政策,拿出一定的招聘名额,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劳动、心理健康、特殊教育等紧缺学科教师招聘补充,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性矛盾。要结合高考改革选课走班的要求,加大力度补充普通高中紧缺学科教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通知》指出,职业学校公开招聘教师时,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或不再设置学历要求;以技能操作或技能指导履行职责任务的岗位,实际操作能力测试在考试中的比重原则上不低于50%;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可以按规定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和一体化教师队伍。
2022-06-17
教育部:确保高校学生返乡顺利,及时纠正个别地区一刀切现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6月9日,教育部召开2022年第9次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交流地方和高校疫情防控做法,部署统筹做好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作出四项部署。一是持续落实高校学生离校返乡政策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落实好6月3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关于做好全国高校学生离校返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确保政策执行有力、学生返乡顺利,及时纠正个别地区落实政策时存在的一刀切、层层加码等现象。二是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学校封控管理情况和在校学生数量,按照“省内统筹,一校一策”原则,精准研判、统筹安排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三是加强对学生关心关爱。要统筹落实疫情防控和校园服务保障措施,充分了解学生诉求,妥善安排好学生学习、科研、实习、考试等,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四是抓好暑期校园疫情防控。暑期临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提前谋划暑假放假、秋季学期开学安排,细化暑期校园疫情防控方案,根据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工作实际,合理安排暑期留校工作人员,严格落实留校师生员工管理,确保师生健康、校园安全。北京市教委、上海市教委、河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教育厅、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6个单位负责人作交流发言。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各专项工作组负责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负责人等,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文章来源:教育部
2022-06-17
教育部:我国研究生教育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即将印发实施
记者从教育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结构类型更加优化。中国特色学科专业体系更加完善。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中医等一批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工程专业学位类别由1个调整为8个,形成了涵盖14个学科门类、113个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专业目录,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为进一步支撑知识创新、科技服务和产业升级,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新版目录即将印发实施。在国家急需领域主动布局人才培养项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主攻方向,2021年超常规布局集成电路、公共卫生等人才培养专项,今年还将继续部署相关专项,有目标、有重点、成建制地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采取专门措施加强党的建设、中共党史、考古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急需学科建设。研究编制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包括中华早期文明、国际传播、量子科学与技术、高端装备等数十个急需领域,近期即将印发实施,今后每年更新,持续增强对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响应能力。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2022-06-17
扫码关注鹏学教育

重庆鹏学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18581410074

联系人:张总

邮箱:945836658@qq.com

Copyright © 重庆鹏学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5845号

技术支持:重庆畅搜科技

18581410074